接下来为大家讲解地下水污染评价与防治,以及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1、中国的水资源基本状况是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沿海多内地少,山地多平原少,耕地面积占全国64.6%的长江以北地区仅为20%,近31%的国土是干旱区(年降雨量在250mm以下),生产力布局和水土资源不相匹配,供需矛盾尖锐,缺口很大。
2、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认识不足、经济效益优先于生态效益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为了改善水污染状况,我们需要***取一系列对策。这包括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严格控制污染源、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合理布局,以及加强监测和管理。
3、华北平原东部深层承压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面积达7 万多平方公里,部分城市地下水水位累计下降达30-50 米,局部地区累计水位下降超过100 米。部分地区地下水超***严重,进一步加大了水资源安全保障的压力。 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
4、水质污染:我国的江河湖库普遍受到污染,有的地区甚至遭受严重污染,劣V类水质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这使得我国本就紧张的淡水资源状况更加严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取以下措施: 全面保护和审慎开***地下水。 加大海水直接利用的力度。 升级和推广海水淡化技术。 提高苦咸水淡化的能力。
5、在华北地区就地解决水资源不仅可能,而且是可操作的可持续之举,应***取源头治污、全面节水、优质优用等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改造城市供水系统和全面开源,是改善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的根本出路。
6、加强水污染和治理,控制水环境的恶化。认真贯彻《环境保***》,从严掌握和控制排污总量,建立排污许可证制度。必须在工厂企业内实行污水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在水源地附近,要设立一定范围的卫生防护带,严禁***取渗坑、渗井等地下排污方法。
1、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的主要任务包括: 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针对地下水复杂污染源和有机污染问题,利用多源数据进行1:25万及以上精度的区域调查和1:5万以上精度的重点地区调查,旨在2015年底前掌握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并分析成因和趋势。
2、以农村地区受污染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为重点,着力解决潜水污染问题。建立地下水饮用水水源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地下水饮用水水源风险评估机制,对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与水源共处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工业污染源、垃圾填埋场及加油站等风险源实施风险等级管理,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严格管理与控制。
3、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的核心理念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保护优先为原则,旨在确保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其首要任务是加强调查和监管,实施边调查边治理,***取综合防治策略,解决突出的地下水污染问题。
4、典型场地预防示范: 对工业危险废物堆放场等场地进行预防性处理,防止污染源头,包括电解锰行业和锰矿尾矿库整治,投资约为2亿元。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和监控系统,保护水源地,预计投资4亿元。
暂不开发利用或现阶段不具备治理修复条件的污染地块,由所在镇人民***组织划定管控区域,设立标识,发布公告,开展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空气环境监测;发现污染扩散的,有关责任主体要及时***取污染隔离、阻断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国土局、住建局牵头,环城委、工科局、水务局参与) (十)落实监管责任。
第四条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南水北调工程的水量调度、运行管理工作,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的有关工作。
建设需要取水的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应当对取水和回灌进行计量,实行同一含水层等量取水和回灌,不得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达到取水规模以上的,应当安装取水和回灌在线计量设施,并将计量数据实时传输到有管理权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取水规模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公布。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对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实施情况,定期组织监督检查和评估。第十六条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土资源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下水调查评价与监测成果、供水水源情况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调整划定地下水超***区。
与此同时,《条例》明确禁止在太湖流域设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水环境综合治理要求的造纸、制革、酒精、淀粉、冶金、酿造、印染、电镀等排放水污染物的生产项目;现有的生产项目不能实现达标排放的,应当依法关闭。二是对重点区域实行特殊保护。
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设定筛选排放量限值,应当确保所筛选的水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工业水污染物排放量之和,不低于该行政区域排放源统计调查的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65%。第六条 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治需要、排污单位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情况等因素确定。
相比之下,风险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的大部分地区,除了现代黄河补给带之外,还包括滨海平原的南部和北部,以及沧州市和沾化—河口—利津一带。这些地方的地下水污染风险相对较低,生态环境较为稳定。
含水层固有脆弱性:它是指在天然状态下含水层对污染所表现的内在固有的敏感属性。(2)污染源荷载风险:是指各种污染源对地下水产生污染的可能性。(3)污染危害性:指地下水一旦污染所产生的危害。
在耦合地下水脆弱性和污染源危害分级的基础上,再叠加地下水价值(饮用、灌溉等不同用途的地下水给予不同的价值评价)进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1、按上述方法对杭嘉湖平原浅层地下水进行污染现状评价,通过评价发现,杭嘉湖平原浅层地下水存在4个污染级别:未污染、轻微污染、中等污染和严重污染,并且以轻微污染为主,63个取样点中,轻微污染有31个,约占总取样点的50%,其次是未污染、严重污染和中等污染,其中,未污染点13个,严重污染11个,而中等污染点为8个。
2、针对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水、土及生物环境,进行农业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对当地农业地质环境保护、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效益农业提出建议,为***发展农业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以快速实现农业地质调查成果的转化。
3、评价了不同深度地下水的污染程度,进行了地下水污染程度分区。浅层地下水重度污染区分布面积16215km2,占水质调查面积的23%;中度污染区分布面积32221km2,占水质调查面积的549%;轻度污染区分布面积10829km2,占水质调查面积的13%。 探讨了浅层地下水的污染特征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为了有效防治全国地下水污染,2011-2020年规划***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首先,强化地方责任,各级***需担起主力,将地下水污染防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和政策,确保环境质量目标的实施。
2、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的主要任务包括: 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针对地下水复杂污染源和有机污染问题,利用多源数据进行1:25万及以上精度的区域调查和1:5万以上精度的重点地区调查,旨在2015年底前掌握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并分析成因和趋势。
3、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的核心理念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保护优先为原则,旨在确保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其首要任务是加强调查和监管,实施边调查边治理,***取综合防治策略,解决突出的地下水污染问题。
4、国务院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重要规划,即《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该规划经过国务院的批准,文件编号为国函[2011]119号,旨在有效管理和保护我国的地下水资源,确保其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关于地下水污染评价与防治和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地下水污染评价与防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